馬拔牙的適應證
1.馬牙體牙周病不能作保存治療的牙齒,如殘根、殘冠、極度松動的牙齒。
2多生牙、異位牙影響咀嚼功能者
3.放射治療前需要拔除的牙齒。
4.馬乳牙滯留,影響恒牙萌出者。
5.景響義齒修復設計、矯正設計、按治療計劃需要拔除的牙齒。
6.智齒阻生,反復引起冠周炎者
7.引起身體其它疾病(如風濕性心臟病、細菌性心內膜炎、腎臟病、上頜竇炎、虹膜睫狀體炎等可疑的病灶牙,可考慮拔除。拔牙前應慎重考慮的某些全身疾病:如下列一些疾病,應特別注意其拔牙后果,最好是先經過有關。
8.外傷后牙冠折斷至齦下或同時有牙根折斷無法修復者。位于骨折線上的牙齒伴有感染影響骨折合者。
馬小腸的位置特征
小腸包括十二指腸、空腸和回腸。
大網膜外形似網,由兩層槳膜結合形成,兩層之間含有大量血管、淋巴管和神經,因而吸收和滲出機能都很強盛。營養佳良的馬騾在兩層漿膜之間有較多的脂肪。
一、橫行十二指腸于第2-3腰椎腹側,由右腎的后端向左轉,經前腸系膜根的后方,伸延到左腎的腹側,以十二指腸結腸韌帶連于小結腸的起始部。十二指腸以十二指腸結腸韌帶為界向左移行為空腸。
二、空腸長為10-16米,管徑約5-6厘米??漳c迂曲回轉,形成很多腸拌,位于左季肋部、骼部和腹后部,在左骼部與小結腸混在一起??漳c起始部連于橫行十二指腸,位置固定,末端與回腸相連,位置也比較固定,但中間部分由于前腸系膜較長,又無任何韌帶和其它器官相連,因而位置變化較大,能游離到大結腸之間或腹底壁及右腹股溝部。
三、前腸系膜是一個寬大的扇形漿膜皺褶,由兩層漿膜組一翻成,漿膜之間有很多血管、淋巴管虧淋巴結和神經,營養好的馬騾,還含有脂肪。前腸系膜在空腸起始部較短,以后逐漸增長,最長達50-60厘米,到空腸末端及回腸處又逐漸變短。.前腸系膜根部,圍繞在前腸系膜動脈周圍,附著于第1一2腰椎腹側。前腸系膜根部很厚,含有很多血管、淋巴結、神經和脂肪。前腸系膜的臟端包于小腸、盲腸和大結腸表而,形成這些腸管的漿膜。
四、回腸長約40-60厘米,直徑約5厘米,管壁較厚,在左骼部起于空腸,以回盲系膜連于盲腸體,在第3一4腰椎之下,伸延到盲腸小彎,連于回盲口。直檢時回腸的左端推之可動,右端位置固定。